1.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日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46页。
2.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61页。
坐落在长安街西延长线的万寿路街道,下辖社区居委会27个,是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近年,该街道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七有”目标,立足便利、宜居、多样、公正、安全等百姓“五性”需求,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四民工作法”,成功打造基层治理合作共同体,切实推动民意诉求从提出、立案到解决的无缝衔接,做到了心连“万家灯火”、情系“柴米油盐”,跑出了人民满意的“接诉即办”加速度。
开设民情热线,倾听百姓心声。2020防汛期间,大雨大风造成大面积停电,恶劣天气加之突发停电,社区600户居民产生心理波动。民情专员李女士及时拨打民情热线反映,民情驿站立即响应,“吹哨”街道城管部门,第一时间在小区微信群告知居民停电信息,同时发动43名民情专员入户安抚居民,并发放照明设备。街道应急分队迅速响应,协调配合电力部门抢修,24名干部赶赴现场蹲守平房危房,会同民情驿站做好排危准备。两个小时后电力恢复,突发事件妥善处置。随后,街道又陆续收到17个汛情应急诉求,全部顺利解决并收到满意反馈。
搭建民情驿站,破解民生难题。2021年12月,社区万方苑小区因主供水管道大面积爆裂,积水渗入地下车库中的小区总配电室,引发小区停电。民情驿站立即响应,社区党委书记马上召集全体社工,“吹哨”街道部室寻求支援。抢修期间,街道协调了应急供水车、应急照明系统赶往社区应急点,民情专员优先为8户高龄独居老人送上应急物资,并通过社区居民群、小喇叭等方式通知居民领取生活用具。次日凌晨2点左右,经过8小时的紧急抢修,险情全部排除,小区2000户居民恢复正常的供电、供水、供暖。“民情驿站”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降低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成本。也拉近了社区里的邻居情谊,平时,居民在民情驿站
的茶室里喝喝茶、聊聊天、侃侃家常,一个个民生诉求也就聊出来了。
设置民情专员,传递社情民意。2021年4月,社区因接入市政热力管线,需要征集业主投票、授权。于是,社区民情专员组成“百朗园市政宪驿队”,自愿担当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矛盾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方针政策宣传员、安全维稳巡逻员,积极肩负社区的投票、收款、宣导、帮扶工作,定期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居民诉求,实地察看居民所急所困,排查处理内部矛盾,征求居民意见反馈,打通了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经过21天持续奋战, 业主们纷纷同意授权,社区供热阀门在11月14日成功开启。
记录民情日志,铸就治理之钥。2020年5月,社区的杨某反映邻居陈家存在30余年的违法建设情况,严重影响了自家正常生活。社区通过民情日志了解到,杨、陈两家之间并非单纯的违建问题,更多是邻里积怨,30年来从未说过话。违建系20世纪80年代老陈父亲为解决家庭住房困难所建,建设前已征得老杨父亲同意,后杨家反悔,双方争论不休、埋下嫌隙。双方老人去世后,两家虽不走动,但无根本矛盾。了解情况后,社区员工自掏腰包、购买水果,假称邻居委托分别走访,表达和好意愿,经过3次来回“牵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并合赠一面“依法拆违、环境优美、为民办事、人民拥护”锦旗,从此两家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压实“四民工作”,建立考核体系。“四民工作法”打通了问题收集、快速响应、跟踪办理、实时反馈的高效流程,建立起“广泛收集民意——快速回应民意——切实落实民意”的良性闭环。目前,街道每月对“四民工作法”考核情况进行追踪反馈,健全物业项目常态化检查机制,加强了日常巡查,规范了物业服务行为,为“四民工作法”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设了良好氛围。
(资料来源: 李文钊:《街诉即办的治理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鄯爱红、杨守涛:《街诉即办案例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年版;张洋:《北京市扎实推进接诉即办工作:一根热线 温暖人心》,《人民日报》2023年7月20日第19版。)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社区的“四民工作法”构筑了“为民服务”的崭新网格,探索了“主动为民”的创新方法,通过拓渠道、搭队伍、建平台、立机制,精准把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大关键环节,借助专员巡查找问题、日志深入访问题、热线电话接问题、驿站平台解问题渠道,对待问题真心倾听、细心处理、耐心解答、贴心服务、用心办理、暖心回复,将问题解决在显现之前,让接诉即办工作带温度、有感情、接地气,成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以主动治理、主动担当的突出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这是“民情驿站”广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原因,也是“四民工作法”最突出优势。万寿路街道社区的“四民工作法”真真切切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事业宗旨,扎实推进基层民生服务保障工作,敏锐感知、系统把握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生动彰显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高效化、人性化。
民生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就是要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群众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擦亮生活的幸福底色。要借助万寿路社区的宝贵经验,善于展现其生动的实践案例、详实的服务数据、动人的经典故事以助力教学,带领学生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真挚情怀。同时,要通过社会实践走访,带领学生亲赴万寿路街道,亲身感受“四民工作法”模式,亲身体会“接诉即办”工作人员心连“万家灯火”、情系“柴米油盐”的奉献追求,亲身领悟“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宗旨,督促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激扬青春、奋发前行。
1.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争取早日见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46页。
2.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61页。
1.你认为“四民工作法”最突出的优势、亮点是什么?
2.你的家乡或社区在基层治理中有哪些类似的、特色的服务模式?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坐落在长安街西延长线的万寿路街道,下辖社区居委会27个,是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地区。近年,该街道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民生“七有”目标,立足便利、宜居、多样、公正、安全等百姓“五性”需求,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四民工作法”,成功打造基层治理合作共同体,切实推动民意诉求从提出、立案到解决的无缝衔接,做到了心连“万家灯火”、情系“柴米油盐”,跑出了人民满意的“接诉即办”加速度。
开设民情热线,倾听百姓心声。2020防汛期间,大雨大风造成大面积停电,恶劣天气加之突发停电,社区600户居民产生心理波动。民情专员李女士及时拨打民情热线反映,民情驿站立即响应,“吹哨”街道城管部门,第一时间在小区微信群告知居民停电信息,同时发动43名民情专员入户安抚居民,并发放照明设备。街道应急分队迅速响应,协调配合电力部门抢修,24名干部赶赴现场蹲守平房危房,会同民情驿站做好排危准备。两个小时后电力恢复,突发事件妥善处置。随后,街道又陆续收到17个汛情应急诉求,全部顺利解决并收到满意反馈。
搭建民情驿站,破解民生难题。2021年12月,社区万方苑小区因主供水管道大面积爆裂,积水渗入地下车库中的小区总配电室,引发小区停电。民情驿站立即响应,社区党委书记马上召集全体社工,“吹哨”街道部室寻求支援。抢修期间,街道协调了应急供水车、应急照明系统赶往社区应急点,民情专员优先为8户高龄独居老人送上应急物资,并通过社区居民群、小喇叭等方式通知居民领取生活用具。次日凌晨2点左右,经过8小时的紧急抢修,险情全部排除,小区2000户居民恢复正常的供电、供水、供暖。“民情驿站”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降低了居民反映诉求的成本。也拉近了社区里的邻居情谊,平时,居民在民情驿站
的茶室里喝喝茶、聊聊天、侃侃家常,一个个民生诉求也就聊出来了。
设置民情专员,传递社情民意。2021年4月,社区因接入市政热力管线,需要征集业主投票、授权。于是,社区民情专员组成“百朗园市政宪驿队”,自愿担当社情民意信息员、邻里矛盾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方针政策宣传员、安全维稳巡逻员,积极肩负社区的投票、收款、宣导、帮扶工作,定期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居民诉求,实地察看居民所急所困,排查处理内部矛盾,征求居民意见反馈,打通了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经过21天持续奋战, 业主们纷纷同意授权,社区供热阀门在11月14日成功开启。
记录民情日志,铸就治理之钥。2020年5月,社区的杨某反映邻居陈家存在30余年的违法建设情况,严重影响了自家正常生活。社区通过民情日志了解到,杨、陈两家之间并非单纯的违建问题,更多是邻里积怨,30年来从未说过话。违建系20世纪80年代老陈父亲为解决家庭住房困难所建,建设前已征得老杨父亲同意,后杨家反悔,双方争论不休、埋下嫌隙。双方老人去世后,两家虽不走动,但无根本矛盾。了解情况后,社区员工自掏腰包、购买水果,假称邻居委托分别走访,表达和好意愿,经过3次来回“牵线”,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并合赠一面“依法拆违、环境优美、为民办事、人民拥护”锦旗,从此两家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压实“四民工作”,建立考核体系。“四民工作法”打通了问题收集、快速响应、跟踪办理、实时反馈的高效流程,建立起“广泛收集民意——快速回应民意——切实落实民意”的良性闭环。目前,街道每月对“四民工作法”考核情况进行追踪反馈,健全物业项目常态化检查机制,加强了日常巡查,规范了物业服务行为,为“四民工作法”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设了良好氛围。
(资料来源: 李文钊:《街诉即办的治理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鄯爱红、杨守涛:《街诉即办案例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年版;张洋:《北京市扎实推进接诉即办工作:一根热线 温暖人心》,《人民日报》2023年7月20日第19版。)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社区的“四民工作法”构筑了“为民服务”的崭新网格,探索了“主动为民”的创新方法,通过拓渠道、搭队伍、建平台、立机制,精准把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两大关键环节,借助专员巡查找问题、日志深入访问题、热线电话接问题、驿站平台解问题渠道,对待问题真心倾听、细心处理、耐心解答、贴心服务、用心办理、暖心回复,将问题解决在显现之前,让接诉即办工作带温度、有感情、接地气,成为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拉近党和群众的距离,以主动治理、主动担当的突出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这是“民情驿站”广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原因,也是“四民工作法”最突出优势。万寿路街道社区的“四民工作法”真真切切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事业宗旨,扎实推进基层民生服务保障工作,敏锐感知、系统把握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生动彰显了基层治理的科学化、高效化、人性化。
民生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就是要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群众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擦亮生活的幸福底色。要借助万寿路社区的宝贵经验,善于展现其生动的实践案例、详实的服务数据、动人的经典故事以助力教学,带领学生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和真挚情怀。同时,要通过社会实践走访,带领学生亲赴万寿路街道,亲身感受“四民工作法”模式,亲身体会“接诉即办”工作人员心连“万家灯火”、情系“柴米油盐”的奉献追求,亲身领悟“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宗旨,督促自身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激扬青春、奋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