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地位十分重要。我一直惦念着密云水库。当年修建密云水库是为了防洪防涝,现在它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
2.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勉励,并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回溯了密云水库建设的历史过程,展现了密云水库的重要功能。密云水库的建设和功能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防涝防洪的治水阶段:根治潮白水患,积极修建密云水库
潮河和白河在密云汇聚成为潮白河。千百年来,潮白河灾害频发,两岸人民饱受其害。据史书记载:“水流湍急,冲堤溃岸,决塞迭见”“两岸沙白不毛之地,东西数里,每夏水涨,东灌杨各庄,西灌县城,北门瓮可行船,害河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密云水库修建规划,决心治理潮白河水患。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正式开工建设。施工工人主要是来自京津冀部分区、县的民兵和社员,大约21万人,住席棚,吃玉米面窝头,没有节假日……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依然“严寒酷暑热汗流,挑灯夜战迎晨晖”,掀起了水库建设高潮。水库修建过程中,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两年时间里先后6次视察水库工地,帮助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60年密云水库正式竣工,从此“大坝锁蛟龙,潮白灭水患”。
(二)碧水润京的守水阶段:系统推进合作,守卫京城战略安全
2014年,南水千里进京,密云水库同时成为南水调蓄库,成为首都供水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密云水库,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密云改革管水护水机制、探索京冀上下游全流域协同管理,实行全域产业绿色转型,山村居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跃升。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273平方公里被划分为160个保水网格,2150名保水网格员常年在岗,建立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机制”,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保水防控体系,织密村级保水网。为保护密云水库,密云全面实施畜禽禁养工程,全面清退水库一级保护区内692家养殖场户,同时全面清退水库上游主要河道周边72家水产养殖企业。为了“保水”,密云毅然决定将区内5家矿山企业全部关停退出。2018年,北京市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密云划入保护线的总面积达905平方公里,占了北京市保护地域的1/4,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均居北京市首位。
(三)助民增收的保水阶段:注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密云各级党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保水为第一要务,切实注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使得密云区人民逐渐走上保水富民的道路。密云区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密云水库鱼”“中华蜂蜜”列入国家级生态产品认证典型案例。以“中华蜂蜜”为例,众所周知,密云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蜂群数量占全市的44%,拥有华北最大的崖壁蜂场。中华蜜蜂,因养殖数量稀少,被称为“蜜蜂中的大熊猫”。冯家峪镇南临密云水库,自然资源丰富,有突出的蜜源基础。冯家峪山场面积占275642亩,耕地面积仅6727亩,农民之前饱受山多地少的环境限制。2017年,冯家峪镇建成中华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合作社在冯家峪镇建成北京最大的中华蜜蜂崖壁蜂场。近年来,密云区不断推进蜂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4%。依托蜜粉源植物资源,带动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实现“脱低致富”。这种养蜂“脱低”模式也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资料来源:李婕:《北京密云水库 “生命之水”润京华》,《中国水利报》2019年6月19日第1版;林桂彬:《新时代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必须把握好的几个关系》,网址: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097220;朱竞若、贺勇:《密云水库:一泓碧水润京城——北京密云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20年9月1日第6版;王可心:《密云争当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三好生”》,《北京日报》2023年6月29日第3版;张雪晴、王海玉:《探索美丽河湖建设新路径,密云水库做了哪些尝试?》,网址: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976928。
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水库是人民主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密云水库的建设和守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作用,而且体现了党和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密云水库的建设与守护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始终以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充分体现了密云水库建设的守护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怕牺牲、甘于奉献,铸就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光辉成就。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过程中,坚持系统思路和工程思维,注重党和政府、企业、社会与民众的协同,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思维。60年来,密云水库承担的功能日益多元,包括防洪治水、战略守水和护水富民等多个方面,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密云水库是库区“富民”的重要支撑,积极探索符合密云特色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是新时代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本案例可用于本案例适用于思政课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专题内容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将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案例,查阅“密云水库建设”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实地前往“密云水库”和“密云水库展览馆”实践考察,使学生能够了解密云水库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案例的整体内容。建议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作为课程导入,向学生讲解密云水库的建设背景和历程,阐释60年来密云水库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解析新时代密云水库的富民支撑功能。
3.教师分享之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密云水库建设的初衷、密云水库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新时代密云水库的富民支撑功能展开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的认识、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思维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1.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地位十分重要。我一直惦念着密云水库。当年修建密云水库是为了防洪防涝,现在它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
——2020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
2.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立足密云水库建设和发展的历程,谈谈你对密云水库建设功能演进的认识?
2.根据密云水库建设的案例材料,谈谈如何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3. 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习近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22期。
5.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勉励,并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回溯了密云水库建设的历史过程,展现了密云水库的重要功能。密云水库的建设和功能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防涝防洪的治水阶段:根治潮白水患,积极修建密云水库
潮河和白河在密云汇聚成为潮白河。千百年来,潮白河灾害频发,两岸人民饱受其害。据史书记载:“水流湍急,冲堤溃岸,决塞迭见”“两岸沙白不毛之地,东西数里,每夏水涨,东灌杨各庄,西灌县城,北门瓮可行船,害河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密云水库修建规划,决心治理潮白河水患。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正式开工建设。施工工人主要是来自京津冀部分区、县的民兵和社员,大约21万人,住席棚,吃玉米面窝头,没有节假日……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人依然“严寒酷暑热汗流,挑灯夜战迎晨晖”,掀起了水库建设高潮。水库修建过程中,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两年时间里先后6次视察水库工地,帮助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60年密云水库正式竣工,从此“大坝锁蛟龙,潮白灭水患”。
(二)碧水润京的守水阶段:系统推进合作,守卫京城战略安全
2014年,南水千里进京,密云水库同时成为南水调蓄库,成为首都供水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密云水库,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密云改革管水护水机制、探索京冀上下游全流域协同管理,实行全域产业绿色转型,山村居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跃升。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内273平方公里被划分为160个保水网格,2150名保水网格员常年在岗,建立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的“六护机制”,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的保水防控体系,织密村级保水网。为保护密云水库,密云全面实施畜禽禁养工程,全面清退水库一级保护区内692家养殖场户,同时全面清退水库上游主要河道周边72家水产养殖企业。为了“保水”,密云毅然决定将区内5家矿山企业全部关停退出。2018年,北京市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其中,密云划入保护线的总面积达905平方公里,占了北京市保护地域的1/4,水源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均居北京市首位。
(三)助民增收的保水阶段:注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密云各级党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保水为第一要务,切实注重“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探索,使得密云区人民逐渐走上保水富民的道路。密云区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密云水库鱼”“中华蜂蜜”列入国家级生态产品认证典型案例。以“中华蜂蜜”为例,众所周知,密云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蜂群数量占全市的44%,拥有华北最大的崖壁蜂场。中华蜜蜂,因养殖数量稀少,被称为“蜜蜂中的大熊猫”。冯家峪镇南临密云水库,自然资源丰富,有突出的蜜源基础。冯家峪山场面积占275642亩,耕地面积仅6727亩,农民之前饱受山多地少的环境限制。2017年,冯家峪镇建成中华蜂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合作社在冯家峪镇建成北京最大的中华蜜蜂崖壁蜂场。近年来,密云区不断推进蜂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区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4%。依托蜜粉源植物资源,带动全区362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养蜂实现“脱低致富”。这种养蜂“脱低”模式也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资料来源:李婕:《北京密云水库 “生命之水”润京华》,《中国水利报》2019年6月19日第1版;林桂彬:《新时代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必须把握好的几个关系》,网址: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097220;朱竞若、贺勇:《密云水库:一泓碧水润京城——北京密云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20年9月1日第6版;王可心:《密云争当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三好生”》,《北京日报》2023年6月29日第3版;张雪晴、王海玉:《探索美丽河湖建设新路径,密云水库做了哪些尝试?》,网址: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976928。
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平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水库是人民主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举措。密云水库的建设和守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作用,而且体现了党和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密云水库的建设与守护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始终以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充分体现了密云水库建设的守护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怕牺牲、甘于奉献,铸就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光辉成就。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过程中,坚持系统思路和工程思维,注重党和政府、企业、社会与民众的协同,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思维。60年来,密云水库承担的功能日益多元,包括防洪治水、战略守水和护水富民等多个方面,这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密云水库是库区“富民”的重要支撑,积极探索符合密云特色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是新时代密云水库建设和守护需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本案例可用于本案例适用于思政课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专题内容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将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案例,查阅“密云水库建设”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实地前往“密云水库”和“密云水库展览馆”实践考察,使学生能够了解密云水库的建设背景与发展历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介绍案例的整体内容。建议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作为课程导入,向学生讲解密云水库的建设背景和历程,阐释60年来密云水库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解析新时代密云水库的富民支撑功能。
3.教师分享之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围绕密云水库建设的初衷、密云水库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新时代密云水库的富民支撑功能展开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党的领导的认识、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对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思维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